在运营时,常常会有人期待产品的目标用户能够覆盖所有人——男性女性、老人小孩、文青屌丝……这样的产品很容易走向消亡,因为每一个产品都是为其特定目标的共同标准服务的,如果目标用户的种类越大、人数越多,标准就越低。这样的产品就很容易没有特色,从而不够吸引人。在运营时,为了更好地明晰目标用户,或者共情以推测用户可能需要什么,然后针对这些用户群体做制定运营方案,提高产品的体验感以及产品设计流程的决策效率等,我们需要做用户画像。**#01*什么是用户画像?用户画像通俗地说就是“*给用户打上标签**”,是根据用户的基本属性、用户偏好、生活习惯、活跃行为等信息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用户模型。> 用户画像又称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勾画目标用户、联系用户诉求与设计方向的有效工具,用户画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以最为浅显和贴近生活的话语将用户的属性、行为与期待的数据转化联结起来。作为实际用户的虚拟代表,用户画像所形成的用户角色并不是脱离产品和市场之外所构建出来的,形成的用户角色需要有代表性,能代表产品的主要受众和目标群体。(相关资料来自百度)举个例子,我,大学生,未婚,月薪0元,爱看综艺,不喜欢运动,喜欢写推文。这样的描述,就是一组标签信息,也是一个初步的用户画像。#02
如何建立用户画像*1.用户信息采集用户数据可以简单划分为“*用户基本属性”和“用户活跃行为”。“用户基本属性”即用户相对稳定的信息,通常包括用户的人口属性、商业属性、社会属性等维度,如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区等。“用户活跃行为”也就是用户不断变化的行为信息,如场景、媒体、路径等。针对不同的平台,重点关注的用户活跃行为有所不同。如微信公众号运营,会关注推文打开率、完读率、评论区的互动效果等;对于购物平台,则可能会重点关注搜索、收藏、加购、消费金额等。不同的产品适用的信息采集方法不同。例如微信表情包、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平台”“微信表情开放平台”等后台就可以得到很详细的数据。对于线下活动的运营,可能就需要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获取信息。2.用户信息分析在获取到用户信息后,需要对用户的信息进行提炼、分析,从而得到用户的基本属性。根据这些基本属性,就可以开始分析如何改进自己的运营策略,以达到更好的运营效果。针对不同的产品,分析的方法与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但也有相似之处。下面举公众号运营的部分用户信息分析为例。🧐男女比微信公众号的男女比分为关注用户的男女比、常读用户的男女比、单篇推送读者的男女比。这些数据在 公众号后台-数据-用户分析 中可以找到。关注公众号面向主要群体男女比-用户男女比,可以看出公众号产出的内容是否完全符合该用户群体的需求。比如一个面向华科学生的校园公众号,华科男女比是2.5:1,如果其用户的男女比比这个数字低很多的话,可能就要考虑产出的内容是否太过关注女生的需求,是否需要考虑从男生的角度出发。比较不同推送的男女比,可以看出在同一公众号同样的粉丝基础下,哪一类内容更受男性欢迎,哪一类内容更受女性欢迎。
🧐地域分布
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可以看到用户的 省级分布、地级分布。语言分布 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的地域分布。此外,留言读者的IP地址也能有所反映。由于无法获取公众号后台的数据,就举一些评论区IP地址的例子。有的公众号会有很强的地域分布特性,如“HANS汉声” “HanDeSome汉的一些”,这两个公众号的主要内容就是武汉的一些资讯、好玩的地方,所以关注它们的都是武汉人/曾经在武汉待过的人,就可以看到评论区清一色的“湖北”IP。
截图来自公众号如“HANS汉声” “HanDeSome汉的一些”
有一些公众号面对的群体地域性没有那么固定,但不同推文的受众也不一样。公众号“跳海大院”的推送《为什么粤爹们都爱去山里吃饭?》内容讲的是广东人喜欢去山卡拉里的农庄吃饭的现象,于是评论区中就有大量的广东IP;另一篇推文《我走出了失业失恋,却走不出<楼下的早餐店>》的评论区里,IP就明显更多样化。公众号“跳海大院”上述两篇推文的评论区截图
🧐访问设备
微信公众号后台会显示用户的终端分布,我们可以知道用户中使用Android和iPhone设备的占比。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因为公众号在两种终端上的显示是有差别的。字体的样式、SVG的效果、行间距段间距等都会有细微的差异。我想如果一类终端的使用人数明显更多,则在排版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这一种终端的效果。当然这是开玩笑,排版应该是要做到在哪里显示都很完美的。
同一篇推文在Android(左)和iPhone(右)上不同的显示效果
🧐推文数据
推文数据分析包括UV、PV、打开率、完读率、分享率、评论率……关于这些数据的具体分析可以参考西卡老师发过的分享推文:一分钟教你公众号运营数据分析。而在给用户画像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关注不同推送之间的数据对比。比如在公众号“北辰青年”中,可以看到图片消息的阅读量会明显高于图文消息,说明该公众号的用户会更喜欢阅读图片信息这种内容轻量的信息。
当然,这只是分析其中的一个方面,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内容、炫酷的视觉效果等因素都是会影响推送的打开率。
公众号“北辰青年”首页截图
🧐评论区
评论区是用户与运营者互动最直接的地方,也是最能反映用户对推送的喜爱程度的地方。“Time sweet时光与甜”公众号的评论区大部分都是一些长故事-因为他们会抽取一些评论送蛋糕,所以大家都会比较积极地评论。可见这个公众号的主要用户是喜欢吃这家蛋糕店的人。
公众号“Time sweet时光与甜”的评论区截图另外,大部分时候公众号会吸引“相似”的用户。比如趣闻类公众号的读者也很会“整活”,会留下很有意思的评论。我觉得这可以说是很理想的情况,因为这些与公众号、与推文本身调性很像的评论是推文的补充,为推文增光添彩。不同的平台、不同的需求需要不同方向的用户信息分析,这里仅仅是列举了微信公众号用户信息分析的很少很少的方面。真正有用的用户信息分析是针对具体情况的,这就需要“实践出真知”了。###
3.得到用户画像
在对获得的用户信息进行了分析、处理后,你就会对产品的用户有比较深刻的了解,这时候就可以进行用户画像了。用户画像其实就是对上述收集到的信息、分析得出的结论的汇总。其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在此也不过多赘述。毕竟重要的是根据用户画像去优化产品,而不是把用户画像做得好看,不是吗?
图源小红书@苏苏的百宝箱###
#后记
看到这里希望你会对用户画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最后想说的是,虽然在内容运营时,我常常会通过分析用户画像来优化内容,但是其实内容生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表达——你希望通过内容运营传递什么、表达什么,为了迎合受众而忘了初心,其实是不可取的。最最后,再布置一个作业吧!不做也可以的那种。——你能为“冰岩作坊”公众号针对的用户群体画一张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