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产品思维开一家实体店

冰岩作坊 December 12, 2023

怎么用产品思维为线下超市设计一套体验流程,提高用户体验?

什么是用户体验

互联网C端产品重视服务,我们打开每个APP后的每一个操作步骤都是要进行设计的;而实体门店也重视客户服务,从我们进入一家门店开始,从味道到装修再到服务等等,都是门店通过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最终落地体验流程方案。

而提供服务背后的逻辑就是提升用户体验。

以超市为例,从进入超市的存包、导购到试吃、促销,每一项让你感到身心愉快的服务本质都是在提升你的“体验”。

用户体验好了,自然能带来更多的收益。从顾客被服务的开心,用户体验提高到心甘情愿的下单,成为回头客,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转化和留存。

抓住核心流程提升用户体验

为了提升超市的用户体验,我们应当抓住超市购物的核心流程逐个击破。

业务调研与MOT

在我们开超市之前,一定会调研了很多家超市、便利店、小卖部,这就是所谓的业务调研。

梳理超市体验服务后,可以拆解服务体验关键触点MOT进行业务梳理。我们可将超市购物行为分为到店前、到店、离店三大时间段,在三个时间段中包含若干小事件。

超市购物MOT

提取关键要素

产品入口:第一印象与放大效应

《MOT:关键时刻》这本书中提到,任何一个与客户接触的时刻都是创造印象的机会,研究表明,消费者只需要7秒钟就能对产品或品牌形成第一印象,这就是所谓“7秒钟定律”,同时,第一印象往往直接决定用户决策,并持续影响后续的复购和口碑传播。

于超市而言,主要场景为停车场入口处和超市入口处。停车场是设置路牌引导、一目了然;还是混乱昏暗、入口隐蔽?超市入口是否有运营推广?这些都是决定超市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

商品展示:用户视角提升购物体验

以胖东来超市为例,很多商品处会标注使用方法小诀窍,在相似商品处还会有提示牌提示两者的区别,如,在生抽、老抽商品区,在白菜和娃娃菜的商品区,就特意做了两者的区别。胖东来在老年人选购热区几乎配置的都有“放大镜”,以方便老年人查看包装上的说明文字。

“牺牲”货架空间换来的细腻的购物体验,甚至还特意空出很多货架区域,放置国庆标语或生活提示语,让人感觉不仅是在购物,仿佛在游览。

用户等待:提升等待体验,提高商品曝光

如下图的超市结账处往往设置有“随手买一件”的小货架,上面摆放的物品通常单价低、需求弱、在普通货架曝光度低,但又让人觉得随手买一件又无妨。这样的设计同时达到了以下三个目的:

  1. 提升用户等待体验(排队很无聊,研究一下商品让等待时间有事可做)

  2. 播放品牌广告,提升用户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程度(引导加入会员、购买储值卡)

  3. 销售政策展示(展示近期优惠活动,明码标价,提升信任感)

总结一下

一套体验设计的落地流程主要由四步组成:

  1. 梳理业务大图,通过业务调研分解人、场、地、事、物梳理出业务大图进行后续的沙盘推演;

  2. 整理MOT,将业务大图的关键业务进行梳理,找到用户流程的关键触点;

  3. 拆解关键要素,围绕客户服务体验、满意度、运营效率的目标,去分解每个环节,找到需要落地的内容和执行的动作;

  4. 落地执行,梳理SOP以及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