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人格」:公众号的人格化运营

冰岩作坊 May 6, 2022

运营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形成了一种基于微信的互动营销方式。运营公众号的每一个人,都希望它在大家心中的存在是一个陪伴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论的话题:公众号的人格化运营。

 1·

 什么是人格化运营?

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的总和。

人格化运营就是将产品拟人化,赋予产品以人类独有的人格。

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形象、个性、内涵分别对应着人的外部形象、性格特征、思想态度,通过人格化的运营方式让用户感受到自己是在和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有内容却没有情感的产品进行互动。更容易让用户产生共鸣,借此拉近和用户的关系。

 2·

 为什么要进行人格化运营?

 拉近读者距离 

人格化运营能让用户更加习惯一个公众号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内容呈现形式。

在每次阅读中熟悉的文风以及排版,能激发读者阅读时的亲切感和愉悦感,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拉近与读者距离。简单的道理:当你和一个相处多年的老朋友交流,你会感觉更加惬意和舒适。

 增强用户认同 

人格化后的公众号体现出的个体魅力使用户对公众号本身的认可大于对公众号产出内容的认可。也就是说,在每次推文发出后,用户希望自己以往根据公众号形象而产生的期望能够在新的推文中得到实现,那么他们打开文章的欲望就会增强。

除了增强用户粘性,同时还可以吸引新用户的关注。

 避免内容同质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更是多如牛毛。然而信息爆炸之后,并不是每一块信息碎片都能让人印象深刻,内容同质化是自媒体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公众号可能是同质化的,但当赋予公众号独一无二的人格设定之后,它就拥有了可以在互联网平台独立发展的鲜活的“生命”。

 利于商业变现 

针对商业性质的公众号来说,还可以增强顾客对于所推商品、产品的信任感,提高对内容付费的欲望,利于商业变现。

 3·

 公众号如何进行人格化运营?

 人格设定 

公众号人格化有三种最常见的定位:平等交流、亲切的朋友型,输出干货、解决疑惑的专家型,提供服务、用户主导的保姆型。根据运营主体的性质以及用户的需求来确定人格化定位,再根据定位设置昵称、slogan、头像、排版风格等等人格的外化形象。

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影响到后续一系列的内容风格、互动形式、IP打造等。

 文章内容 

行文风格透露出作者个人的人格魅力,所以整体内容的调性要贴近公众号的设定。创作时需要考虑用户群体画像、文章阅读场景以及内容能够传达出怎样的人格特点。

一直以来,公众号运营者用平等的姿态以及轻松的故事形式创作内容,在文章开头安排生活化、故事化等贴近读者的引入,在结尾设计亲切的互动,这些都是人格化的一种方式。有时候,一句简单的“我们下周再见”,在读者看来可能是意料之外的关怀。

公众号「杂乱无章」的非正常排期文字消息

 人格化互动 

1·公众号互动

根据公众号以及文章不同的定位来确定互动的个性,是严肃犀利,还是幽默打趣等其他风格。包括但不限于:后台回复用户留言以及庞大的关键词自动回复;评论区及时精选留言并与用符合调性的语言与读者互动;发布ugc内容征集等等。

展现公众号人格特点的同时促进用户活跃度。

公众号「杂乱无章」和读者的互动

2·社群互动

运营社群,以一个具体微信账号和大家交流互动,能够增强用户感知中的形象的真实性,加深印象。除此之外,在社群内展示公众号人格,能够得到比留言区更加及时有效的反馈,加强公众号与用户的联结程度,同时还能形成二次传播。

 4·

 最后唠点嗑 

就像是公众号「毒舌电影」合伙人董舒说的:“通过共同的基因培养不同的人格,在同样的一个公众号上,可以吸纳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并且获得他们认可。发展不同的人格维度,让整个公众号,这个家族给人的印象也是包罗万象的。”

「毒舌电影」打造的“人格家族矩阵”,每个人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点,代表着不同的用户群体,即使发表意见相左的观点,也有各自的受众。

公众号运营不是工厂里的生产线,企图将所有内容都熔进一个模子。运营者要做的,是保持各自不同的姿态,朝着一个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