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你的恋爱年龄”“你的人格主导色”等等测试H5刷屏朋友圈,形成病毒式传播。
近年来,H5作为一种主流传播方式为大众熟知,一些时下流行的H5还会成为“刷屏爆款”,形成病毒式传播效果。以网易为首的互联网供公司早在16年就意识到H5作为一种轻量级的产品,在社交平台的传播中蕴含的巨大潜能,以旗下音乐社交平台网易云音乐为例,自17年来,网易云音乐就设计开发出收获巨大流量、在青年群体中颇为流行的多款测试类H5。
测试类H5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创意传播形式,以并不复杂的路径和换汤不换药的模式引发了一次又一次大规模自发传播,其运行机制本质上是极强的把握人性心理的分享属性,面向广泛的年轻用户做的一次成功的社交化传播。
** 从H5聊起 **H5,即第5代HTML(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的缩写)。从技术的角度是指用H5语言制作的一切数字产品,例如我们上网所看到网页,多数都是由HTML写成的。“超文本”是指页面内可以包含图片、链接,甚至音乐、程序等非文字元素。
在传播的角度理解,H5就是把广告信息做成一个场景,通过二维码或者转发链接让用户更直观地传播或者互动。场景往往包括图片、音频、视频、地图、会议报名、产品链接等多个模块。是一种流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移动传播模式。
它能够使得原本静态的富文本都动起来,通过越来越灵动的交互让用户体验更丰富,这种新的交互的方式对用户五官的感触(视觉、听觉、触觉等综合互动体验)更加强烈。
随着这几年H5技术的成熟,H5自身的表达形式也在不断革新,从单张到页面、从点击到多点交互、从文字到音频+视频,H5被赋予了更多商业能力,开始慢慢渗透到各种商业场景,企业会议营销宣传、品牌/IP宣传甚至是新产品发布、拉新引流促活小游戏等多种场景,为企业实现产品营销及品牌传播提供一种新的运营场景。
而近期在朋友圈,出现的很多测试H5,是一种基于心理学理论、娱乐热点等进行改编的心理学测试类H5,用户通过测试可以获得测试结果,并在社交平台分享结果页面,可以算是一种基于心理学测试的H5创意营销方式;是一种既能传播内容,又能承担与用户进行创意交互互动、产品营销及品牌传播大任的移动互联网工具。
** **** H5当中的社交化传播 ** 社交化传播是利用社会化网络或基于社交化平台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社交化传播最大的特点是利用用户碎片化时间有效关联与互动,通过弱关系网络进行内容的大范围传播,再触达老用户的强关系链从而实现新用户的留存与转化。
2021年5月网易云推出的“测一测你的人生主导色”H5互动活动在微博微信以及诸多社交平台上刷屏。而网易云的H5测试能够刷屏的根本逻辑是社交裂变:通过用户分享来实现传播,老客户分享到自己的以微信为主的社交渠道,通过强关系链的触达,实现在微信生态中的传播、获取客户、用户留存、转化。
从著名的福格模型(B=MAT)来分析,首先动机(M)上,用户是比较强烈的,主要有以下三点动机:
****(1) 社交性: 塑造形象,提供用户炫耀的资本。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社交属性的,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会利用各种符号来设计呈现给别人的形象,也就是印象管理,来使人形成对自己特定的看法。基于巴纳姆效应(个体对一般性、非精确的人格描述会有着高度的自我认同趋势,甚至会比自我描述和他人描述更加准确),当这样的测试结果自己也很认同的时候,当然会积极转发来立人设,还会趁机引发话题,寻找自己和朋友之间的谈资。
(2) 富有攀比性:能证明自己是个优秀的人或潜在成为优秀的人,为用户提供分享理由。
在朋友圈分享一个信息肯定会考虑别人会怎么看我,又或者对自身形象是否有影响,平常我们肯定不好意思自己在朋友圈使劲夸自己,而借着这样一个H5,它能够为你塑造一个更好的形象去展现给自己的交友圈。
(3) 调动情绪: 测评结果产生兴奋、快乐等积极的高唤醒情绪,能为参与测评的用户提供一定惊喜感。
其次,像这样的H5测评对用户几乎是没有门槛的,只需要用户能读懂问题即可,所以能力(A)要求很低,而人的心智天然抵触复杂的信息,倾向简单。最后,配合好合适的触发点(T),比如配合某些节日或者话题,进行相应的包装。最终用户在行为(B)上会有很不错的表现。
社交红利领域研究者徐志斌老师曾提出了“病毒式扩散指数”这一概念,并为此提供了一个公式:用户收益和用户支出成本比,也叫“用户的成本收益账”或“用户的投入产出比”,收益越大,成本越低,企业的产品或者活动就越容易获得病毒式的扩散,爆发式的增长,从而充分地从社交红利中获利。我们把收益和成本分解开来,就能够看出,用户在参与这些测试的过程中,在一个产品上所消耗的成本总和是非常小的,而收益除了真实货币的收益,还有各种社交和心理上的收益,这一点在前文中也有过具体的分析。
像这样的H5测试层出不穷,尽可能降低用户的参与成本,提高用户的预期收益,且收益越多,人们的转发欲望才会越强,成功刷屏概率也会越高。网易云H5测试在社交化传播上的应用之所以如此成功,能够在朋友圈刷屏,不仅在于其抓住了用户的心理,还因为H5测试的简单原则和其所暗含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有效利用弱关系网进行内容的大范围传播并最终触达用户的强关系链来实现受众的留存和转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飞速发展,受众有了更多机会对自我形象进行建构与展示。如在网易云人格测试中,一方面,大家在填写答案时会更倾向于回答符合自己“人设”的答案;另一方面,当大家完成了填写后,由于答案的不可控,如果测出了与自己心理预期不符合的结果,那么大部分人会选择重新测试,直到结果符合自己想要建构的自我形象,才会将其分享到如朋友圈等平台,并配文“好准”,从而起到了裂变式传播的作用。
而当受众将经过自己筛选的性格测试单进行转发和分享时,其实就实现了从审视自我性格特征的“自我凝视”向谋求虚拟社交空间认同的“群体凝视”的转换。可以说,诸如网易云人格测试的这类测试充分利用了用户的心理,即在群体凝视中进行自我表演。
总的来说,在信息快速流动的独特时代,人们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张扬。借助大数据这个踏板,建构虚拟的主我越来越成为受到人们欢迎的一种社交方式,人们通过自我定制的一套社交符码完成对自己心灵的抚慰,对自己孤寂灵魂的补偿,同时也卷入了一场不断对自己前台形象解构与建构的浪潮。把握住这种浪潮和借鉴这一传播模式,能够带来不小的收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