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店和产品思维

冰岩作坊 October 18, 2022

在招新时会有同学问,产品组招新的要求是什么?产品思维到底是什么,如何体现呢?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尝试用一个虚构故事,来简单了解产品思维在生活中的体现。

先来看一个虚构故事

这是一个非常恰当的产品思维应用!在上面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容易忽视的细节。

在这个故事中,阿饭同学作为顾客(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了一次面包店消费行为;而面包店老板作为面包店的经营者(产品方),为了达成自己让阿饭同学多买一点、多买几次的目的,或许已经在有意无意地应用自己的产品思维。

我们知道,产品设计的前提应该是确定用户需求,将用户需求抽象成产品能够解决的需求,在这以后才能将这些需求设计成各种功能。产品思维最直接地作用于需求层面,拥有产品思维的面包店经营者可以对阿饭同学在面包店消费过程中的一系列需求进行转化和排序,并最终落地在面包店选址、店员培训、营销策略等方面。

在了解这些细节背后的产品思维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模型,它将解释产品需求确定和排序的过程——产品思维直接影响这个过程,并直接作用于产品设计。

KANO模型与产品需求优先级

KANO 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一个通过用户满意度来分析产品需求优先级的常用模型。KANO模型将影响用户满意度的因素分为五类: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兴奋型需求、无差异需求和反向型需求。

基本型需求: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期望型需求: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兴奋型需求: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无差异需求: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反向型需求: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回到故事

回到刚刚阿饭同学的消费过程,我们可以粗略地看它满足了阿饭同学在什么方面的需求。

从面包店的角度,这些需求其实对应了KANO模型中的这几个方面:

作为面包店老板,在分析完阿饭同学的需求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ROI来确定哪些部分更应该投入成本。

至此,面包店老板顺利完成了一次产品需求的转化,并通过对自身投入和产出的分析,确定了今后的经营中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

刚刚我们粗略分析了阿饭同学的消费过程,捕捉了他作为用户的三个核心需求,而详细来看,阿饭同学的这一次消费中的其他细节,也同样被老板捕捉到并应用于面包店的管理中了。

作为一个优秀的面包店老板,需要针对阿饭同学从想到要买面包到看到面包店、进店试吃到确认购买、完成消费到领券离开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来帮助阿饭同学在整个过程中顺利完成面包购买,还对面包店充满好感。当然,面包店老板是否这样思考了,我们无从得知,但他确实通过这样的手段让阿饭同学顺利完成了这些操作。这是一个成功的产品思维应用,尽管老板自己不一定意识到了。

我们在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处理复杂的事务时,或许已经在应用自己的产品思维了!不如试着去发现和总结这些产品思维,并真正把它应用起来。产品思维并不只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见效,它还可以培养我们的细心和同理心,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