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零基础入门:选题大点兵

冰岩作坊 April 24, 2023

自媒体和传统媒体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容偏向和运营模式。传统媒体的运营倾向于简单粗暴的投放,即内容一经生产,则迅速找到热点或卖点顺势推出,以实现对大众用户的单向灌输。而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自媒体运营,则以社群为基准,通过分众、精众的运营形式,试图建立并维系与特定受众群体的情感联结。若要发挥自媒体作为内容载体的传播优势,则要强调其“自”的意识,即着重关注其独特的内容风格和品牌价值。对于承担特定立意、形象或职能的自媒体账号,其文章的选题往往固定在几种特定的类别当中,而正是这几类选题帮助它们稳固了绝大多数的读者。囿于篇幅限制,本文仅针对自由度较高、体量较大的公众号选题类别进行选择性介绍。

1. 信息整合类现代社会常常将电子书代替纸质书的潮流称为”碎片化阅读“,而有人将公众号推文理解为更碎片化的电子书。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理解是有迹可循的。微信公众号作为文字信息传播载体的折衷性在于,比起短平快的博文阅读门槛更高,而又比长篇大论的楼中楼更加简洁生动。信息整合类推文大致可分为测评、资讯、推荐等几个板块。俗话说,万物皆可测评。在账号定位允许的范围内,测评如一汪深不见底的灵感源泉,你可以在其中找到无数个测评对象,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到虚无缥缈的概念。一篇可靠的测评需要考虑测评标准和用户需求这两大问题。校级自媒体常见的测评项目包括:食堂、自习室、选修课、各种店铺,甚至厕所等。源自公众号:iKnow华科以主流新闻媒体为代表的公众号,是资讯类文章的主要生产者。比起微博、看点的传播效率和信息体量,公众号并不是浏览资讯的首选平台。故而这种文章需要植入更加详尽的叙述,或合理有趣的讨论,才能有效发挥其信息价值。至于书单、影单的推荐文章,一般作为辅助内容或节假日限定出现,以作丰富账号维度之用。源自公众号:X博士信息整合类推文的特点在于:提供精炼但有限的信息,以一种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的方式。一味的信息输出只会让读者倍感乏味,就连b站的学习区和科普区也要学会为了生存而玩梗;过分冗杂的信息只会浪费公众号载体的优势,使高质量读者远离自己的社群。发扬互动精神,拒绝爹味说教,方是成就信息整合类文章的终极奥义。2. 情感&观点类时事评论类选题容易出圈,几乎是一个共识。这里的时事不仅包括当下的热点新闻,还可以是书评、影评、乐评,或者就某种长期存在的现象进行的讨论。适合锐评一下的契机有很多:近期引发热议的明星言论、褒贬不一的院线电影、新鲜出炉的调查数据、妇女节,母亲节等具有特殊意义的节日……源自公众号:3号厅检票员工时评文的重点,是忌讳一味重申过时的观点。这种近乎于无意义的诵读,是对自媒体中“自”的忽视,以至于整篇文章像刚从池塘里打捞上来的衣服,累赘且拖沓。要么从标题开始即提出一个新的见解,要么借时事东风,以新的角度剖析别人的观点。观点文若要得人心,必须一发入魂。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的互联网语境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情感观点文。这类推文即便套上了基本的情感文排版框架,或是进行了独到的观点输出,都很难将其归结为单纯的情感流或观点流。源自公众号:我要WhatYouNeed这是因为自媒体在谈及诸多社会问题之时,习惯于关注整体以外的个体,从而更容易引发读者本人的同频共振。即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主打情感明确,能够激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强共鸣与分享欲,是成就一篇情感文的关键。观点和情感的结合,使这类文章不再局限于煽情的文风和第一人称的视角,而可以漫画、SVG等多种形式展开,或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代替自我剖白。3. UGCUGC,全称User-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生产内容。作为互动性相对较强的选题类别,UGC文章在具备一定用户基础的账号中越发受用,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爆款特征。这类推文的典型代表为话题反馈和数据调查报告。试想,如果你喜欢的社群愿意提供一个机会,使你加入它的创作。完成创作的你将有足够的动力围观后续产出,并分享到其他社群。这就是UGC互动的意义:它不仅能加固当前社群与用户的联结,还是一个借用户之力出圈的良机。源自公众号:ONE文艺生活一个好的UGC首先要具备鲜明的立意,能够引起读者思考和分享的欲望。倘若是无聊如白开水的话题,只能收回如白开水一样寡淡的回答。其次是需要具备较低的参与门槛。比如问卷不能有太多填空题,不能设置太难回答的问题等。一个有效的检验方法是把调整好的问卷发给身边人,看看他们愿意主动填写的概率有多少。有时候,我们还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非得做UGC?因为UGC的形式是如此灵活和不可预测,有时收回的答卷会距离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相去甚远,此时如何处理和展示内容又成了新的困扰。毕竟,永远不要低估读者的生产力。在很多时候,二创比首创更让人眼前一黑。

写在文末:微信的公众号社群像是一个半封闭的圈子,相似的属性与诉求,使它与用户之间保持着长期的黏性,更便于把情感传播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基于相同的喜好和故事建立起的纽带,是社群运营的开始,而真正使其维系下去的,是让用户感到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无论要传达信息价值还是情感价值,以用户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才能充分发挥公众号载体的最大优势。